突破瓶颈实现粮食产量目标

发布时间:2024-06-13 18:01:40 来源: sp20240613

  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这个预期目标的提出,有助于稳预期,提信心,端牢中国饭碗,增加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,为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。

 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,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粮食安全作保障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这个预期目标的提出,有助于稳预期,提信心,端牢中国饭碗,增加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,为有力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支撑。

  确定粮食产量预期目标,努力就有了方向。我国粮食产量自2015年首次突破1.3万亿斤以来,连续保持9年,并且从2015年的13209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,9年增加了699亿斤。这也说明,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资源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,增产难度越来越大,进入瓶颈期。要实现预期目标并在产量上有所突破,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。例如,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存在争地矛盾,粮经作物争地矛盾依然突出;农业科技支撑后劲不足,粮食作物的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;极端天气、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强,应急防控、抗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;主产区与主销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,农民种粮收入增长乏力。须强化政策实施协同联动,放大组合效应,突破瓶颈制约,稳定产量,力争多增产。

 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坚持稳面积、增单产两手发力。2023年粮食高位增产的关键,是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升,有效对冲了极端天气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。2024年,要持续强化政策供给,挖掘粮食增产潜力。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方面,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,严禁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,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在增单产方面,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,推动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。在2023年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,继续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。

  树立“减损就是增产”的理念,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我国粮食生产